欢迎访问普德文化园!
点击收藏 | 设为首页
您当前的位置:普德大庙 > 神像简介 >

太乙救苦天尊,斗姆元君 ,张天师

时间:2017-01-14 13:29  来源:普德大庙  作者:普德大庙





太乙救苦天尊


        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,另有称"寻声救苦天尊"、"太一救苦天尊"、"青玄九阳上帝"等号,简称救苦天尊。经曰:"玉清应化身",即是说明乃玉清元始天尊以九阳之精所秘化之身。道教中治理统治地狱另还有紫微大帝在幽冥化身的北阴酆都大帝,而太乙救苦天尊主救度。各宗教中认为业果是最难消除与阻断的,佛教中就有神通敌不过业力之说。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湖化为莲池,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,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,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。太乙救苦天尊,简称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,是道教尊神,又称青玄大帝、青华大帝、寻声救苦天尊等,诞辰为农历十一月十一日,道教经典记太乙救苦天尊居"东方青华长乐世界"妙严宫("严"或作"岩"),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,一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。对于积德行善、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,太乙救苦天尊亦能"乘九狮之仙驭,散百宝之祥光",接引其登天成仙 。《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》曰:"东极青玄左府,长生保命左府,太一元生左府,太一神局。已上乃东极青玄四司,太一天尊所主,凡济度幽明并属之。"

斗姆元君


        道教的朝斗法科均以斗姥为主神,民间尊称"斗母",斗姥的神号全称是"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斗姆元君天大圣圆明道姥无尊"。道观中供奉的斗姥都是三目、四首、八臂,并称斗姆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。斗姆是道教所尊奉的一位与众不同的神,在汉语里,"斗"的意思是北斗星,"姆"是母亲的意思,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诸多星星的母亲,所以她的地位很尊贵。对斗姆的崇拜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星宿的一种信仰。道教经典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斗姆的故事:在遥远的年代,有个古老的国家,该国的国王有一位非常贤惠的夫人,她一心希望为丈夫生下几个杰出的儿子。一天,她到花园去游玩,并在那里的一个湖里洗澡,回来后就怀孕了。不久,她生下了九个儿子,这些儿子后来都成为了天上的星宿,其中就包括北斗七星。这样,她就作为众星之母有着神圣的地位。不过,在中国普通人的观念里,她的影响并不是很大。在一些有名的道观里,都供奉着她的塑像,造型极为奇特:额头上长着三只眼睛,肩膀上有四个头,八只胳膊分别拿着各种法器,这种造型在道教艺术中是非常罕见的。

张天师


        张道陵(公元34年正月十五――156年或178年)字辅汉。东汉时期正一盟威道(即天师道)的创始人。道教称他为“老祖天师”、“正一道人”、“三天扶教大法师”。相传张道陵以虎为坐骑,与太极左宫仙翁葛仙翁葛玄、许真君许逊、崇恩真君萨翁真人萨守坚合称四大天师。张道陵原籍沛国丰县(今江苏丰县),出生于丰县城西南邀帝城以西的古村落盘庚村(阿房村,一曰盘冢村,今江苏丰县宋楼镇刘王楼村),相传为张良后人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。少年时精通《道德经》,曾经在太学学习。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,任巴郡江州(今重庆市)令,后来隐居洛阳北邙山,学习长生之道,朝廷征为博士,但是称病不去。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, 三诏不就。汉顺帝时永寿元年在鹤鸣山创建正一威盟道,自称太上老君“授以三天正法,命为天师”,“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”,并得道书24篇。汉恒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(又名天柱山)飞升,相传年123岁,道教称为“祖天师”。另外据传《老子想尔注》即张道陵或张鲁所作。当时其弟子有三百多人,并设立二十四治,为后来天师道的发展打下了基础。张天师,道教门派之一的“正一道”龙虎宗各代传人的称谓。“正一道”(即“天师道”)由张陵(张道陵)创立,后世称张陵为“(祖)天师”,其子张衡为“嗣师”,其孙张鲁为“系师”,曰“三师”(“三张”)。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,后皆称为“天师”,因此张姓即被称为“张天师”。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,官方上正式承认“天师”的称号,在《制》文中称张宗演为“嗣汉三十六代天师”。此前的天师称号则一直是张道陵子孙自称,以及民间的称呼,从未被官方正式承认过。从此时开始,张天师开始总领江南道教,并在元代中后期,各种符箓道派都集合在周围,形成正一道。


    测试频道

    大庙简介




汩罗市普德大庙


普德大庙占地面积120余亩,建筑面积2.2万平方米。庙前山门高耸,门楼挺拔,万佛塔、莲花塔凌空鹤立,八仙宫、钟鼓楼、辖神殿、五岳行宫、三祖殿等殿塔古朴典雅>>更多

    测试频道

Copyright @2016-2022 汩罗市普德大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汨罗市屈子祠镇 湘ICP备16021518号-1